以文化為橋,以教育為媒
在繁花盛開的春夏交際之時
廣州六中再次迎來遠方的客人們
匈牙利青少年南粵文化春令營
師生代表團
他們在六中
感受剛毅堅卓的風骨
體驗中華非遺文化的魅力
與六中師生共同搭建起
中匈文化友好交流的橋梁
漫步校園,感受六中魅力
4月24日,2025粵友行——匈牙利青少年南粵文化春令營師生代表團來到廣州六中。廣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級調研員李長庚,國際交流處副處長楊冰涵,廣州市第六中學黨委書記劉建祥、校長溫暉、副校長肖剛及六中師生熱情迎接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走在林蔭校道上,老師和國際部、公辦初中部、珠中的志愿者同學們,熱情地向匈牙利師生介紹六中的歷史和文化。
在巍峨的黃埔樓前,雙方師生攜手合影,這一場融合青春活力與傳統文化的中匈友誼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穿過黃埔樓
匈牙利師生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引導下
感受六中校園的靜謐與雅致
中山樓8樓品悅齋
中國傳統非遺文化體驗課
已經準備就緒
回顧展望,接續姊妹情誼
2024年9月23日,在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廣州市教育局局長陳爽的見證下,廣州市第六中學校長溫暉與匈中雙語學校校長埃爾代伊·蘇珊娜繼2019年首 次簽約后,再次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締結為姊妹學校。
本次匈牙利師生代表團的回訪,正是“以文化為橋,以教育為媒”中匈兩國真摯友誼的生動寫照。
廣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級調研員李長庚在體驗課開始前致辭。他代表廣州市教育局,向遠道而來的匈牙利師生們表示熱烈歡迎。他從匈中雙語學校“廣州班”揭牌、2025年“國際中文日”、廣州全運會、中國非遺文化等方面切入,表達了廣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對國際教育交流合作,積極搭建高層互訪橋梁的高度重視,熱切期望更多匈牙利青少年了解中國、熱愛中國文化,做傳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的使者。
廣州市教育局李長庚致辭
瓷器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自古以來就是
禮尚往來、接續情誼的重要載體
溫暉校長將凝練著六中文化的瓷器
贈予匈牙利師生代表團
雙方交換紀念禮物
寄愿未來能在國際教育上
更緊密地交流和聯系
中匈雙方交換紀念禮物
非遺體驗,傳承文化溫度
以刀為筆、以紙為卷
剪紙凝聚著中國民間百態與祥瑞祈愿
是千年傳承的中華文化基因
美術科劉成靜老師
向匈牙利師生們
介紹了中國剪紙的歷史及技巧
紅紙方寸之間盡顯巧思
在老師的指導下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嘗試起來
老師和同學們
也都十分熱心地
指導剪紙技巧和方法
看似簡單的畫圖和裁剪
仍需要嚴絲合縫的步驟
最后的結果
也許會有驚喜
也許會有意外
大家是否也能從自己的作品中
感受到中國人的哲思呢
以漆為墨、以水作畫
于扇面暈染出東方美學神韻
扇骨輕搖間流轉詩意
傳承匠心風骨
美術科盛爾青、劉成靜老師
手把手指導同學們嘗試漆扇制作
一桶清水
幾滴顏色
扇面浸入再慢慢旋轉
會發生什么奇跡呢?
味蕾碰撞,舌尖上的中國味
午餐時間
六中飯堂也拿出了自家的招牌菜式
除了大家都有所耳聞的芝麻雞
各式主菜、點心
糖水、水果也應有盡有
滿滿都是中國人熱情的待客之道
匈牙利師生們都食指大動
化身“中華美食探險家”
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
深刻體驗到了中華飲食文化的
博大精深與包容并蓄
同在食堂吃飯的六中學子們
看到新面孔
也都積極過來加入“群聊”
少年們的友誼之橋
瞬間建立
禮輕情重,共期未來之約
午后時光
匈牙利師生一行
在同學和老師們的陪同下
走進六中文創中心
這里從玩偶到文具
從筆記本到擺設等文創
都滿載著六中學子的創意
展現這六中學子的藝術才華與創新精神
臨近離別
短暫的結識也迸發出難舍的友誼
六中學子和匈牙利學子們
主動交換自己的手環、吊牌掛繩
留作這段精彩時光的紀念
活動尾聲,溫暉校長與肖剛副校長將六中的校服熊作為禮物,贈予每一位匈牙利的師生。依依惜別中,也表達美好的祝福與期許,期待未來共同書寫更多關于成長、友誼與夢想的故事。
鷺翔千里,夢起長風
在國際交流日益廣泛深入的今天
六中也在國際課程探索之路不斷耕耘
本次交流
不僅加深了廣州六中與
匈牙利姊妹學校之間的情誼
更為六中國際課程的發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將繼續秉承開放包容的態度
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
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青少年
讓中國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
迸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