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提問:
怎么入讀明賢高級中學DSE學部?
內地生參考中考成績(不限戶籍) (1)通過中招系統錄取,普高線上(以2024年為例為502分)明賢正錄生,可以獲得明賢的學籍+面試合格,可錄取DSE班。 (2)502分以下,需要參考中考成績,參加DSE學部內測合格 + 面試(明賢+博雅)合格,可擇優錄取。
韓** 提問:
DSE數學要求高嗎?
DSE數學分為兩個部分:數學必修和數學延伸,數學必修為必 考科目;數學延伸為選修科目。根據往年的考試真題來看,數學必修的試題難度大致對應內地高一水平,而試卷分布和高考一樣以選擇題+簡答題為主。 所以可以明確的說,內地教學體系下的學生考DSE“數學必修”相當有優勢。如果基礎較好,還可以在選修科目選擇數學類別。
高** 提問:
DSE中文卷的改革,對內地考生是利是弊?
香港教育局將DSE 四大核心科目改革的原因是核心科目占據了學生一半甚至更多的學習時間,導致學生缺乏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改革后可以釋放多達250小時的學習時間,照顧到學生的多元學習和發展需要。改革后的中文科只剩下卷一 (閱讀能力)和卷二(寫作能力),其中卷二將增設實用寫作并增加考時,對內地考生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利好的消息。閱讀卷和寫作卷是內地考生的強項,DSE的寫作卷一般只要求學生650字以上。而新的實用寫作字數要求在500-550字之間,而內地的中考已經要求寫600字左右的文章了。DSE閱讀卷改革后,以前只需要讀12篇的文言文,現在增加為20篇。閱讀的文言文對很多香港考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香港考生普遍閱讀量比內地考生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了解和消化其中的意思。而內地中考及高考并沒有指定的文言文,內地生一般到初一已經讀過超過百篇文言文篇章,因此新制下的DSE內地考生可以更容易縮短與港生之間的差距。
錢** 提問:
DSE通識科變為公社科,對內地考生是利是弊?
由通識科轉變為公社科,劣勢轉為優勢。對于大部分內地考生來說,通識科是先天不利的科目。因為通識科的內容與香港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如國安法的設立、完善地區選舉 制度等都是限于香港居民才會特別關注的話題。而這些內容對于內地考生來說十分陌生,相對地公社科的課程框架則更利于內地生。公社科分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相互依存的當代世界”。雖然內容大部分與香港息息相關,但是同時也加重了認識中國內地的知識點。對于普遍對內地缺乏認識的香港考生來說,內地考生反而具有一定的優勢。除外,通識科改革為公社科后,不再評判具體的等級,而是以“達標”和“不達標”作為衡量標準,內地考生也不用擔心會被這門弱勢學科拉低整體分數。
琚** 提問:
我孩子英語不是很好,能讀好HKDSE嗎?
HKDSE 是一項雙語國際課程,課程本身除英語科以外,其他科目都可以中文進行學習及回答,避免因為英語不好,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以2年至3年的學習時間籌備主科英語,再加上學校的學習配套資源及教學經驗,定能幫學生提升英語能力。
林** 提問:
香港地區用的是繁體,如果學生用中文簡體作答,考試成績會受影響嗎?
不會,應考語言也不會顯示在DSE 成績單上。“考評局鼓勵參加者使用同一種字體作 答,繁、簡體均可接受。簡化字必須符合國家對規范字形的相關規定。評卷時,凡答卷中字形正確,不論是否繁、簡體混用,都不扣分。”----香港考評局
于** 提問:
我孩子小學、初中都是內地課程,會不適應HKDSE嗎 ?
HKDSE與內地學制高度相似,雖然學習內容、考試技巧略有不同,但同時了解HKDSE及內地學制的老師可完美銜接兩種教育體制的共通點,令學生在過渡階段,既可獲取內地課程的優點,又可加深對HKDSE的了解。內地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DSE,比較容易適應。DSE同內地高考是兩個不同方向的考試體系,必須要時間來適應。例如經濟、歷史等,英文科的難度也會加大,但好消息是高考體系的學生物理、化學 、生物、數學水準更高,在這些科目很好取分。同學們從高一開始完整就讀DSE, 提前適應環境補基礎;高二鞏固知識,高三全部用來沖刺拿高分,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升讀到 理想的大學。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
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
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